|
2021-01-27 | 来源: 中国石化新闻网 |
文\茂名石化 陈荣辉 年糕是什么味道的?年味的。不管谁问我,我都只有一个答案。 年糕,一年仅做这一次,一次要做一石米之多(百余斤)。在老家的村里无一家不做,多些少些而已。于我和老家人而言,年糕就是年,年就是年糕。随着春节的临近,年糕的味道越来越浓了,年味呼之欲出。 我还未近老家,还在城市里打拼,年糕已开始了年的礼品拼了。 只要走进面包店,就会发现年糕被摆在了靠近大门口最突出最醒目的位置,屡屡吸引我走上前拿起一封包装精美的年糕细细品赏,感觉年糕就要从密封的盒子里钻出来了,跑进我的嘴里、肚子里,年的味道饱饱的。 这时候,年糕神气得很,似在说,看吧,有我在,还有什么年过不好的。是啊,从前小时候家里穷,过年时,妈妈总要在大年初一煎几块金黄的年糕安慰我和弟弟,边将煎好的年糕递到我的嘴边,边叮嘱:小心烫!边笑眯眯地盯着我的弟弟贪婪的脸,小心翼翼地说:大肥肉也就是这个味道的,比大肥肉更好吃,甜的。 我和弟弟自是不信的,但是,有年糕吃我们已很满足了,“妈,你和爸也吃。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。凉了就不好吃了!”懂事的我紧张地说。爸爸妈妈听了,羞涩地笑了,凑在我和弟弟身边,一起吃起了年糕。 感觉只是一转身的功夫,怎么妈妈老了,爸爸也老了,眨眼间都成了过70的老人了,我想着现在已成了精美店心的年糕,盯着真空包装的年糕轻轻地叹了口气,喃喃:年是越过越充足了,越过越老了。 “错了,年是越过越年轻了,越来越有活力了!”越活越年轻的年糕大声地对我发出了抗议,就在此时,有一年轻小伙拿了一盒年糕付了款开开心心地离开了面包店,“妈妈就爱吃这口,快过年了,买回家让妈妈提前尝个鲜。天天过年。”年轻小伙的声音在耳边久久不曾离去。“是啊,快过年了,我也要买盒年糕回家天天过年。”我跟在年轻小伙身边提着一盒年糕回家了。 随着年糕一起回家的,还有来自难忘的回忆,年糕回家了。 农历十二月半,家家齐动手,选个好天气,把米浸下了。把放在家里面的石磨、石臼洗干净,就一家家连着、帮着水磨年糕粉。年糕粉磨在白篮里。磨毕的年糕粉呈流质,上面须盖块“抽粉布”,布上倒下两箩草木灰吸水。几小时后,灰已湿透,粉的干度恰到好处,用铲刨松粉,上灶蒸,整一笼,至熟,倒入石臼舂成一大块,再捧上面板,用面杖滚成个大饼,切块成年糕。如此一蒸一蒸地进行着。 年糕在同与不同之间转变着,我也长大了,我知道了更多。著名美食年糕团,就是从石臼捧到板上还未切块之时、摘出的又热又软的馒头大小的团子。把年糕团装进小篮,上盖干净花毛巾,分送给附近的亲朋家。这是习俗。 又闻年糕味,年呛了一下又一下! |